经过数月争议后,淡水河谷大船入华再度成为焦点。
中国交通运输部2月11日发布了《沿海码头靠泊能力管理规定》(简称“《规定》”)及其解读文件。根据《规定》,从7月1日起,中国沿海码头只可停靠25万吨级及以下的船舶,并取消受到批评的“一船一议”的做法。
去年8月,交通部下发上述《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引起国内航运界的反弹。按照文件政策,淡水河谷40万吨级散货船Valemax有望以“一船一议”的特殊待遇靠泊中国港口。
然而本月最终出台的《规定》并未纳入备受争议的条款,但同时也并未对超大型船舶靠岸提出禁止。运营四艘Valemax的山东海运内部人士2月17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新《规定》允许超过25万吨的船舶减重后靠岸,未来Valemax仍然有满载入华的机会。
为降低铁矿石至中国的运输成本,巴西矿企淡水河谷打造了一批40万吨级的超大型散货船Valemax,但多年来中国远洋、河北远洋等同样承运铁矿石运输的中国航运企业对其坚决抵制,其一直未能正常靠岸。《规定》的模糊处理,意味着博弈还将继续。
争议新规:Valemax能否靠岸?
交通部于2月11日将上述《规定》和解读文件公布在其官网,最初并未受到重视。但随着新规逐渐传播,外界对这一文件的理解出现了分歧。
多家中文媒体于12-14日的报道均认为,《规定》实际允许了Valemax等超过25万吨级的大船减重后靠岸,是对Valemax的利好。但华尔街日报、路透社同时于2月15日发表的报道则认为,只有靠泊等级在25万吨及以下的码头才能进行减载靠泊,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并未放松对Valemax的靠泊禁令。
按照《规定》第二章“靠泊能力及要求”原文,需要减载靠泊的码头应当符合六项要求,包括“非液体散货码头”、“码头靠泊等级在25万吨级以下”,“靠泊船舶应减载至登记所允许的船舶载重吨之内”,以及靠泊速度、码头安全性和码头寿命等安全性规定。
21世纪经济报道查询此前交通部的船舶停靠政策对比发现,《规定》相比去年的征求意见稿出现明显差别。
去年8月,交通部下发上述《规定》的征求意见稿,曾提出依法建设有结构预留的泊位码头,经原初步设计审查管理部门核准可以按结构预留等级满载(或减载)靠泊。另外,对于超过码头靠泊能力的船舶,船舶减载至码头靠泊等级允许设计船舶的最大载重吨,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核后,可靠泊等级为30万吨级以下的码头泊位。
中国船东协会去年10月表达了反对意见。按照反对者的解读,这两条条款将恢复“一船一议”的做法,实际上允许了部分30万吨级及以下的码头也可以在交通部门核准后接受减载后的Valemax停靠。
对比《规定》及其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规定》允许船舶减载后靠泊,但将30万吨级这一限制改为25万吨级。这一数字刚好超过去年Valemax“私下”停靠连云港时的23万载重吨。
山东海运联盟内部人士据此认为:“Valemax仍然可以在减重后靠岸中国沿海码头。”山东海运联盟于去年10月与淡水河谷签订合同,租下四艘Valemax后返租给淡水河谷,成为这一超大型矿石运输船队的最新船东。
另外,前述《规定》并未恢复意见稿中受到争议的“一船一议”。“一船一议”政策允许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对超过靠泊等级的船舶进行安全审核后单独放行。这一放宽安全审核标准的政策有利于Valemax入华,去年提出后受到中国船东协会的批评。
淡水河谷Plan B:继续转运
上述山东海运内部人士表示,这个《规定》更多是为解决安全生产的隐患而出台的,对涉及Valemax的内容进行了模糊处理,是为未来调整政策留出机会。按照《规定》,这一“各打五十大板”的新政将从今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
淡水河谷最早在2007年便有了订造Valemax的计划,希望通过规模经济降低运输成本,2008年金融危机后下定决心斥巨资造船。此后淡水河谷向中国的熔盛重工和韩国的大宇造船总共订造了35艘Valemax,目前已经有30艘Valemax投入运营。
淡水河谷方面在上述《规定》出台后拒绝置评。去年《规定》征求意见期间,淡水河谷方面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发来声明,在强调Valemax的竞争力的同时表示中国政府接受这一新事物尚需时间,暗示并不急于通过公开在媒体上表态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
但在公开渠道向中国政府示好的同时,淡水河谷先后在2011年底和去年4月在大连港和青岛董家口港停靠Valemax,试探着中方的底线。中国船东协会副秘书长张守国就曾对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坚决反对。
此后Valemax再也未出现停靠中国码头的消息。山东海运方面人士也表示,暂时并未了解到Valemax有减载入华的新计划。截至目前,淡水河谷从巴西运往中国的铁矿石首先需要在菲律宾等国家中转,换成较小散货船后才能运至中国。此外,淡水河谷也在马来西亚建设中转中心,年内投入使用。
但上述人士强调,新出台的《规定》并非是Valemax入华的终点。今年8月中国和巴西将迎来建交40周年纪念,届时淡水河谷的大船很可能会成为双方讨论的焦点。
|